东巡纪事十一首其五次玉田古风

昔有富春歌,鱼肥卖我子。 韩公恤民艰,悲歌宜如此。 夏雾有银鲜,玉食备修髓。 武庙遣貂珰,罗网无遗水。 民有偶触之,逮系立至矣。 后虽有报罢,旋罢旋复起。 圣德今崇俭,异味不登簋。 民心愚若神,闻之歌舞耳。 但恐有从臾,导侈将何以。 惟愿雅坚持,禹汤无所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富春:指富春江,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郊。
韩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银鲜:指银白色的露水。
修髓:指滋养身体。
武庙:指祭祀武王的庙宇。
貂珰:古代官员的服饰。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从臾:片刻。
导侈:引导奢侈。
禹汤:指大禹治水的事迹。

翻译

昔日有富春的歌谣,说鱼肥了就卖给我。韩公怜惜百姓的艰难,悲伤的歌谣应该是这样的。夏天的雾露闪闪发光,玉器的食物准备得很丰盛。武庙派遣着穿着华丽服饰的官员,罗网里没有一滴遗漏的水。人们偶然触犯了罗网,就会被捕捉住,立即受到惩罚。尽管后来有所报答罢免,但是罢免后又重新起来。圣德如今提倡俭朴,不再追求奢侈的口味。人们的心灵愚昧如神明,听到这些就开始歌舞起来。只是担心稍不留神,就会引导奢侈,那么该如何引导呢?只希望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像大禹治水那样,没有什么可以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古代社会的一些风貌和道德观念。诗中通过描写富春江、韩愈、夏日的雾露、玉器食物等元素,表达了对俭朴生活的推崇和对奢侈浪费的警示。诗人通过对古代社会风貌的描绘,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