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阳(huái yáng):地名,指淮河流域一带。
- 阙(què):古代宫殿前面的高台,也指皇帝的宫殿。
- 潮阳(cháo yáng):地名,指古代潮州地区。
- 葵(kuí):向日葵,一种植物。
- 捐(juān):舍弃。
- 圣明(shèng míng):指皇帝。
- 桥砌(qiáo qì):桥墩和桥面。
- 萦(yíng):环绕。
- 湛(zhàn):清澈。
- 阁(gé):楼阁。
- 连(lián):连接。
- 金殿(jīn diàn):皇宫中的殿堂。
- 迢迢(tiáo tiáo):遥远。
- 济(jì):通“渡”,过河。
- 灼灼(zhuó zhuó):明亮。
- 薰天(xūn tiān):阳光普照。
- 粤云(yuè yún):广东的云。
- 樵渔(qiáo yú):指山林樵夫和渔民。
- 适(shì):适应。
- 傲肥轻(ào féi qīng):形容轻盈自在。
翻译
淮河地区的潮州,海上的太阳斜斜地照耀,我把白发舍弃了,回答着圣明的召唤。桥墩和桥面环绕着玉河,水清澈见底,楼阁连着金殿,微风拂拭着清凉。遥远的路途漫长,渡过淮河,明亮的阳光普照着九夏晴天。遥望着广东的云彩,山林樵夫和渔民自在地适应着肥美轻盈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河地区的潮州游览时的景象和心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明朗之感。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送吴生归上杭令祖学斋 》 —— [ 明 ] 林熙春
- 《 销带解嘲 》 —— [ 明 ] 林熙春
- 《 ?隍舟行纪事二十韵 》 —— [ 明 ] 林熙春
- 《 寄题汉仙岩 》 —— [ 明 ] 林熙春
- 《 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郑德进谢行可游吉水寺塔归宿江上德进有诗纪游余未及和丁巳搜箧得诗始为步韵时五月望后也 其二 》 —— [ 明 ] 林熙春
- 《 别驾刘景华甫下车即署海阳篆不三月以入觐行漫赋五绝为赠 》 —— [ 明 ] 林熙春
- 《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六宝抵道中盛雪 》 —— [ 明 ] 林熙春
- 《 奉和任养弘文昌阁开会龙见于江之作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