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使君邀游清源山同蔡中丞王符卿二首

层峦积翠晓云凉,古洞参差紫柏香。 碧海秋涛见舟楫,长空霁色隐桥梁。 凭虚似复登华岳,望远真仍忆朔方。 戎马年来暗西北,凭谁谈笑静封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层峦(céng luán):重叠的山峦。 紫柏(zǐ bǎi):指色泽深紫的柏树。 桥梁(qiáo liáng):这里指远处的桥梁。 华岳(huá yuè):传说中的名山,泛指高山。 朔方(shuò fāng):古代指北方边境地区。 戎马(róng mǎ):指战马,战争。 封疆(fēng jiāng):边疆,国界。

翻译

层层叠叠的青翠山峦,在清晨的云雾中显得凉爽,古老的洞穴错落有致,紫色的柏树散发着香气。蔚蓝的海面上秋天的波涛中可以看到船只和桨声,高空中晴朗的天空掩映着远处的桥梁。站在虚空中仿佛又登上了华山,眺望远方又不禁想起了边陲的朔方。多年来战马在西北边境悄悄活动,如今谁来谈笑平定这片疆土呢。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清源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山峦、古洞、紫柏、海涛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诗人以华岳、朔方、戎马等词语,将诗情融入了历史和战争的氛围中,表达了对边疆风云变幻的思考和关注。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林大春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