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秉之夜话兼寄时嘉

· 林光
何处登临费杖扶,平铺在眼尽夷途。 从教鹤发催人世,不信牛衣泣丈夫。 木榻可疑他夜雨,松灯还照旧时书。 乘田委吏都吾事,只把宣尼作范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费杖(fèi zhàng):古代登高所用的拐杖。
  • 尽夷途:尽头处。
  • 鹤发:指白发,比喻年老。
  • 牛衣:指粗布衣服,比喻贫贱。
  • 泣丈夫:哭泣丈夫,表示为丈夫而哭泣。
  • 木榻:木制的床。
  • 乘田:管理田地。
  • 宣尼(xuān ní):孔子的名字,又称孔丘。

翻译

何处登高需要拄着拐杖才能上去,眼前一片平坦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尽头。让人感慨时光飞逝,仿佛鹤发催人老去,却不相信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也会为丈夫而哭泣。木制的床仿佛被夜雨打湿,松木灯光还照亮着古书。管理田地的官员都在忙碌着,我只把孔子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登高时的心境。通过描写周围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沧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孔子思想的尊重。整体氛围幽静,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