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同王础尘赋得龙德先天天不违次唐人原韵

天与神灵自合飞,岂教时节故相违。 三春雨至腾朱电,五色文成上紫微。 应为庖牺重纪瑞,却于隆准倍增辉。 世间谁是攀鳞者,高筑云台待尔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王础尘:人名,诗人的朋友。
  • 龙德:指帝王的德行。
  • 先天天不违:指天意与帝王的德行相合,天意不会违背帝王的意愿。
  • 神灵:指天意或神明的意志。
  • 合飞:比喻事物自然地结合或发展。
  • 时节:季节,这里指天时。
  •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泛指春天。
  • 朱电:红色的闪电,比喻帝王的恩泽。
  • 五色文:五彩的纹饰,比喻帝王的文治。
  • 紫微:古代天文学中的紫微垣,比喻朝廷或帝王的居所。
  • 庖牺: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指帝王。
  • 纪瑞:记载吉祥的征兆。
  • 隆准:高鼻梁,这里比喻帝王的尊贵。
  • 攀鳞:比喻依附帝王。
  • 云台:高台,比喻高位。

翻译

天意与帝王的德行自然相合,岂会故意违背时节。 春雨降临,红色的闪电腾空而起,五彩的纹饰成就了帝王的文治,直达朝廷。 这应是帝王重视记载吉祥征兆的原因,帝王的尊贵也因此倍增光辉。 世间有谁能依附帝王,高筑云台,等待你的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天意与帝王德行的和谐,以及春雨、朱电、五色文等象征性意象,表达了帝王治理国家的吉祥征兆和尊贵地位。诗中“天与神灵自合飞”展现了天意与帝王意愿的一致性,而“三春雨至腾朱电”则以自然景象喻示帝王的恩泽和文治。结尾的“高筑云台待尔归”则寄寓了对帝王归来的期待和依附帝王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帝王德行和治理的赞美。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