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建侯招同王础尘杨卫公李方水赏菊即事

春芳憔悴不馀阴,谁遣东篱晚兴深。 天为老人留菊节,君于闲处耗雄心。 如云五色皆成采,映日千枝岂让金。 好酌南阳潭下水,骚人陶令未知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建侯:人名,诗中的主人公,招待诗人赏菊。
  • 王础尘杨卫公李方水:人名,诗中提到的与诗人一同赏菊的朋友。
  • 东篱:指菊花的种植地,也常用来代指菊花。
  • 晚兴:晚年的兴致或兴趣。
  • 菊节:指秋季,菊花盛开的季节。
  • 闲处:闲暇之余。
  • 耗雄心:消磨壮志。
  • 如云五色:形容菊花色彩丰富,如同云彩般多变。
  • 映日千枝:形容菊花在阳光下盛开,枝繁叶茂。
  • 南阳潭: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泛指。
  • 骚人:诗人自指,也泛指文人。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以爱菊著称。

翻译

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不再留下多少阴凉,是谁让东篱的菊花在晚秋时节如此盛开,兴致盎然。 上天似乎特意为老人保留了赏菊的季节,你在这闲暇之余,消磨了曾经的壮志雄心。 菊花色彩斑斓,如同云彩般多变,每一种颜色都显得那么美丽;在阳光的照耀下,千枝万朵的菊花,其光彩岂能逊色于黄金。 让我们用南阳潭的水来煮酒,即使是像陶渊明这样的文人,也未必能理解我们此刻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恭尹与朋友们在萧建侯的邀请下,一同赏菊的情景。诗中,“春芳憔悴不馀阴”一句,既表达了春天花朵的凋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天为老人留菊节”则巧妙地将菊花的盛开与老人的闲适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两句“好酌南阳潭下水,骚人陶令未知音”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