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寇燬(kòu huǐ):指敌人入侵并焚烧。
- 羽卫:指皇帝的卫队。
- 园陵:帝王的陵墓。
- 松桧(sōng guì):松树和桧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积薪:堆积的柴火,这里比喻未加防范的危险。
- 急燧(jí suì):紧急的烽火,指战争的警报。
- 瘗玉(yì yù):埋葬玉器,古代帝王葬礼的一种仪式。
- 涂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这里可能指帝王陵墓所在地。
- 沉珠:沉没的珍珠,比喻珍贵的物品被毁。
- 淮水:河流名,这里可能指战乱中被破坏的地区。
- 九重:指皇帝,因其居住在深宫之中,有“九重天”之称。
- 哀痛诏:皇帝发布的表达哀痛的诏书。
翻译
在皇帝卫队守护的陵墓之外,千年的松树和桧树投下浓密的阴影。 未能防范堆积的柴火,紧急的烽火从远方侵袭而来。 古老的涂山上埋葬了玉器,淮水的深处沉没了珍珠。 皇帝发布了表达深切哀痛的诏书,倾听这一切,内心又是何等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中都(可能指北京)遭受外敌入侵和破坏的惨状。诗中通过“羽卫园陵”、“千秋松桧”等意象,展现了皇家陵墓的庄严与历史的深远。而“积薪元不戒,急燧远相侵”则反映了战乱的突然与破坏的严重。后两句通过“瘗玉涂山古,沉珠淮水深”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文化遗产的丧失和国家的悲痛。结尾的“九重哀痛诏,倾听独何心”则深刻揭示了皇帝的哀痛与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