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纪事

玉泉洞下留仙谷,伏虎岩前遇吕仙。 却怪长公无一字,偏将墨洒佛头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泉洞:地名,可能指一个具有玉泉的洞穴。
  • 留仙谷:地名,意指仙人留下的山谷。
  • 伏虎岩:地名,可能指一个传说中有虎被降伏的岩石。
  • 吕仙:指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
  • 长公:可能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称苏长公。
  • 无一字:指没有留下任何文字。
  • 墨洒佛头边:意指在佛像的头部附近洒下墨水,可能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翻译

在玉泉洞下,我发现了留仙谷, 在伏虎岩前,我偶遇了吕洞宾。 却奇怪的是,长公苏轼没有留下任何文字, 反而将墨水洒在了佛像的头顶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玉泉洞和伏虎岩的奇遇,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神秘事物的惊奇。诗中提到的“留仙谷”和“遇吕仙”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而“长公无一字,偏将墨洒佛头边”则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人行为的反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些行为的不解和批评。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秘人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陈是集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四有传。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