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黎方回归耕罗浮二首

丰啬从来理必均,况于取义与成仁。 舍生已是前人事,应将长生与后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丰啬(fēng sè):丰富与贫乏,指人生的得与失。
  • 取义:追求正义。
  • 成仁:完成仁德,即达到道德上的完美。
  • 舍生:牺牲生命。
  • 长生:长久生存,这里指精神或道德的永恒。

翻译

人生的得与失总是平衡的,更何况是在追求正义和完成仁德的道路上。 牺牲生命已经是前人的事迹,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或道德的永恒传承给后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无论人生遭遇丰富还是贫乏,追求正义和仁德都是不变的真理。他赞扬了前人为了正义和仁德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并强调这种精神应该被后人继承和发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