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遥和梁药亭夜集之作同用东韵

子半阳生羲画中,此心遥与故人同。 日添一线行将北,月到三更上自东。 茗熟未销文武火,梅开不厌往来风。 草堂各有吟诗客,白发萧萧两老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日:冬至日。
  • 遥和:远距离和诗。
  • 梁药亭: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夜集:夜晚的聚会。
  • 东韵:指诗歌的韵脚。
  • 子半阳生: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此时阳气开始生发。
  • 羲画:指古代的历法或天文图。
  • 一线:指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增长。
  • 文武火:指煮茶时火候的控制,文火即小火,武火即大火。
  • 梅开:梅花开放。
  • 草堂:简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隐居之地。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

翻译

在冬至这一天,我远距离和梁药亭的夜集之作,使用了东韵。

太阳在子夜时分开始逐渐北移,我在心中遥想着与故人的相同感受。

日子一天天增加,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月亮到了三更时分,自然升起在东方。

茶已经煮好,但火候还未完全消退,梅花开放,不厌其烦地迎接着来往的风。

在这简陋的居所里,我们两位白发苍苍的老翁,都是吟诗的客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夜晚的景象,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子半阳生羲画中”一句,巧妙地将天文历法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后文通过对茶、梅的描写,进一步以物喻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结尾的“白发萧萧两老翁”则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淡淡哀愁。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