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叔度

嗟予古癖,成于髫稚。 绣虎何功,丧羊于易。 千秋之衰,百里之寄。 途远心劳,达于梦寐。 载此衮章,愧以永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
  • 古癖:对古代事物的特别爱好。
  • 髫稚(tiáo zhì):指幼年时期。
  • 绣虎:比喻有文才的人。
  • 丧羊于易:出自《易经》,比喻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 千秋之衰:指长久的衰败。
  • 百里之寄:指责任重大,如百里挑一。
  • 衮章(gǔn zhāng):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这里指尊贵的身份或荣誉。
  • 永岁:长久的时间。

翻译

叹息我对古代事物的特别爱好,这癖好在幼年时期就已形成。 我虽有文才,却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面对长久的衰败,承担着如百里挑一的重大责任。 路途遥远,心力交瘁,这些忧虑甚至进入了我的梦境。 身负尊贵的身份或荣誉,却感到愧对这长久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诗中,“嗟予古癖,成于髫稚”展现了诗人自幼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而“绣虎何功,丧羊于易”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遗憾。后两句“千秋之衰,百里之寄”和“途远心劳,达于梦寐”深刻描绘了诗人面对时代衰败和重责大任时的艰辛与忧虑。最后,“载此衮章,愧以永岁”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与责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能尽善尽美的自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区怀瑞

明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