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谡园都谏

珠江别后水盈盈,一疏朝端震直声。 健翮竟酬鸿鹄志,高天同仰凤皇鸣。 叔孙议礼能尊主,绮季疗饥岂近名。 怀袖尚存三绝在,可无新句寄生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谡园:人名,即高攀龙,明代官员,谏官。
  • 都谏:官职名,指谏官。
  • 珠江:河流名,位于中国广东省。
  • 盈盈:形容水清澈透明。
  • :古代文体,用于上书言事。
  • 朝端:朝廷。
  • 震直声:震动朝廷的直言。
  • 健翮:强健的翅膀,比喻有才能的人。
  • 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 凤皇鸣:凤凰的鸣叫,比喻美好的声音或言论。
  • 叔孙议礼:指叔孙通,西汉初年著名儒者,曾参与制定汉朝的礼仪制度。
  • 绮季:绮里季,汉初隐士,与叔孙通相对,代表隐逸生活。
  • 疗饥:解决饥饿,比喻解决实际问题。
  • 近名:追求名声。
  • 怀袖:怀中,袖中,指随身携带。
  • 三绝:指三种绝妙的东西或技能。
  • 新句:新的诗句。

翻译

自从珠江一别,江水依旧清澈透明,你的直言震动了朝廷。 你如强健的翅膀,实现了远大的志向,我们一同仰望你如凤凰般的声音。 你像叔孙通一样,在礼仪上尊崇国家,又如绮里季般,不求名声,解决实际问题。 我怀中还珍藏着你的三种绝妙之物,可否有新的诗句,来寄托你的生平?

赏析

这首作品是陈恭尹写给高攀龙的诗,表达了对高攀龙直言进谏、有远大志向的赞赏,以及对其在礼仪和实际问题上的贡献的敬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健翮”、“鸿鹄志”、“凤皇鸣”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高攀龙的形象和成就。末句则流露出对高攀龙新作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敬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