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韶先归南昌

惆怅为此别,寸心安可言。如何相见来,落落三十年。 长为贫贱不足恨,乾坤黯淡多烽烟。君生十七去乡井,楚粤东西共萍梗。 阙下上书恒报罢,军中借箸无为省。碧血空传先世名,热肠已化寒灰冷。 英雄失路欲谁投,不妨胡越亦同舟。世人安识徐元直,指心不为曹公谋。 独将至性交良友,间复沉酣托杯酒。因事长留济物恩,活人每试回天手。 岭南岭北千里中,人人皆道胡长公。贫贱之交常满座,挥金如土囊时空。 浮生百年一倏忽,快意当前便须歇。丈夫非爱七尺躯,无人肯买千金骨。 草堂新构西山西,东风三月花盈溪。秫田得岁酒方熟,童孙壮子行相携。 天伦况复美群从,旧德日觉生光辉。忠臣之后世必大,浮云于我何为哉。 薜萝带,芰荷衣。泪滴先公坟下土,三十三年游子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忧愁。
  • 落落:形容时间长久。
  • 乾坤(qián kūn):天地,这里指世界。
  • 烽烟:战争的烟火,比喻战乱。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阙下:指朝廷。
  • 报罢:指奏章被驳回。
  • 借箸:比喻出谋划策。
  • (xǐng):明白,理解。
  • 碧血:指忠诚和牺牲。
  • 热肠:热心肠,热情。
  • 寒灰:比喻心灰意冷。
  • 胡越:比喻关系疏远的人。
  • 徐元直:三国时期蜀汉的谋士。
  • 曹公:指曹操。
  • 沉酣:形容饮酒过度,醉态。
  • 济物:帮助他人。
  • 回天手:比喻有救人于危难的能力。
  • 挥金如土:形容慷慨大方,不吝惜钱财。
  • 倏忽(shū hū):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秫田:种植高粱的田地。
  • 天伦:指家庭关系。
  • 群从:指家族中的其他成员。
  • 薜萝带:用薜荔和萝藦编织的带子,这里指隐士的服饰。
  • 芰荷衣:用荷花叶制成的衣服,也是隐士的象征。

翻译

为此别离感到忧愁,心中的感受难以言表。为何我们相见后,却经历了漫长的三十年。 长期处于贫困和卑微并不足以成为遗憾,因为世界充满了战乱和阴霾。你十七岁时离开家乡,漂泊在楚粤之间,生活不定。 在朝廷上书常常被驳回,在军中出谋划策也无人理解。忠诚和牺牲只能空传先辈的名声,热情的心已变得冰冷。 英雄失意时该向谁求助,即使关系疏远的人也可以同舟共济。世人怎能理解徐元直,他的心不为曹操所动。 你以至诚交友,偶尔也沉醉于杯酒之中。因你的善行而长留人们的感激,你常以救人于危难的能力帮助他人。 在岭南岭北千里之内,人人都称赞胡长公。你慷慨大方,贫贱之交常满座,钱财用尽也无所谓。 人生百年转瞬即逝,快乐时刻应当尽情享受。大丈夫并非只爱惜自己的七尺之躯,无人肯花千金买一具尸体。 新筑的草堂在西山之西,三月春风中花儿盛开。高粱田丰收,酒已酿好,孩子们和壮年的子女一同欢聚。 家庭关系和谐,家族的德行日益显现光辉。忠臣之后必有显赫,对我来说浮云又算得了什么。 穿着薜荔和萝藦编织的带子,荷花叶制成的衣服。泪水滴在先父的坟前,三十三年的游子终于归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胡韶先的深情告别和对其一生经历的感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胡韶先的漂泊与归家,展现了其一生的坎坷与不易。同时,诗人也赞美了胡韶先的忠诚、慷慨和救人于危难的品质。诗的结尾,诗人以胡韶先归家的情景,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庭和谐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一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