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廉斋以张穆之画册索题为作磨痒马歌赠其象郡之行

铁桥老笔多生趣,画马解作痒磨树。三足作力一足拳,短鬣萧萧首回顾。 兰筋不动尾丝垂,竹耳双高目光怒。吁嗟神物宜千里,散放平皋独何故。 战士场中不一嘶,瑶池可到谁为御。虽辞衔勒得天真,未免蹉跎损高步。 古今万物一马也,朱公索我为长句。顿觉风生尺幅间,疏林叶脱天霜露。 海头一州大如斗,骏足骖驔岂堪驻。何不负图自出圣人前,何不籋云直上高天路。 世间岂无伯乐与王良,为君歌此画马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铁桥:指张穆之,明代画家,善画马。
  • 老笔:指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画笔。
  • 生趣:生动有趣。
  • 解作:理解并描绘。
  • 痒磨树:马在树干上蹭痒的动作。
  • 三足作力一足拳:形容马站立的姿态,三只脚着地,一只脚弯曲。
  • 短鬣:短的马鬃。
  • 萧萧:形容风吹动马鬃的声音。
  • 首回顾:回头看。
  • 兰筋:指马的筋骨,此处形容马筋骨不显露。
  • 尾丝垂:马尾下垂。
  • 竹耳:形容马耳朵形状像竹叶。
  • 目光怒:眼神中带有怒气。
  • 吁嗟:叹息声。
  • 神物:指这匹马。
  • 宜千里:适合奔跑千里。
  • 散放平皋:放养在平坦的草地上。
  • 独何故:为何如此。
  • 战士场中不一嘶:在战场中不发出嘶鸣。
  •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 可到谁为御:谁能驾驭它到达那里。
  • 虽辞衔勒:虽然摆脱了马嚼子和缰绳。
  • 得天真:获得了自由。
  • 未免蹉跎损高步:不免浪费了它的奔跑能力。
  • 一马也:指万物皆可比喻为一匹马。
  • 朱公:指朱廉斋。
  • 索我:请求我。
  • 长句:长诗。
  • 顿觉风生尺幅间:立刻感觉到画中仿佛有风吹动。
  • 疏林叶脱天霜露:稀疏的树林中,树叶因霜露而脱落。
  • 海头一州大如斗:形容地方小。
  • 骏足骖驔:骏马的蹄子。
  • 岂堪驻:怎能停留。
  • 何不负图自出圣人前:为何不自己展现才能于圣人之前。
  • 何不籋云直上高天路:为何不腾云直上高空。
  • 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人。
  • 王良:古代著名的驾车人。
  • 为君歌此画马章:为你唱这首关于画马的诗。

翻译

铁桥老画家的笔下充满了生动趣味,他画的马懂得在树干上蹭痒。三只脚用力站立,一只脚弯曲,短马鬃随风萧萧,马首回望。马的筋骨不显露,尾巴下垂,耳朵像竹叶,眼神中带有怒气。哎呀,这神马本应奔跑千里,为何放养在平坦的草地上?在战场中它不发出嘶鸣,谁能驾驭它到达仙境瑶池?虽然它摆脱了马嚼子和缰绳,获得了自由,但不免浪费了它的奔跑能力。古今万物皆可比喻为一匹马,朱公请求我为此作一首长诗。我立刻感觉到画中仿佛有风吹动,稀疏的树林中,树叶因霜露而脱落。海边的这个地方小如斗,骏马的蹄子怎能停留?为何不自己展现才能于圣人之前,为何不腾云直上高空?世间难道没有伯乐和王良这样的专家吗?为你唱这首关于画马的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张穆之画马的赞美,展现了画中马的生动形象和潜在的力量。诗中,“铁桥老笔多生趣”一句即点明了画家的技艺非凡,而“画马解作痒磨树”则生动描绘了马的自然习性。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马的自由与潜力的探讨,隐喻了人才的埋没与自我展现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自由与才华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中人才识别与利用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