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

东吴初建国,四海此来同。 地跨六朝盛,江连三辅雄。 玉墀留夜月,金殿锁春风。 正睹周基茂,千龄咏镐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吴:三国时期的吴国,这里指南京。
  • 四海:指全国各地。
  •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曾在南京建都。
  • 三辅:古代京城附近的三个行政区,这里指京城地区。
  • 玉墀:玉石铺成的台阶,这里指皇宫的台阶。
  • 金殿:指皇宫中的宫殿。
  • 周基:指周朝的基业,这里比喻国家的根基。
  • 千龄:千年,比喻长久。
  • 镐丰:指周朝的都城镐京和丰京,这里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翻译

东吴最初建国时,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汇聚于此。 这片土地曾经是六朝的繁荣之地,长江连通着京城地区的雄伟。 皇宫的台阶上留有夜月的光辉,金色的宫殿锁住了春风的温暖。 正见证着周朝基业的茂盛,千年的时光咏叹着镐京和丰京的繁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京作为古都的辉煌历史和繁荣景象。通过“东吴初建国”、“六朝盛”、“三辅雄”等词句,展现了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诗中“玉墀留夜月,金殿锁春风”以华丽的意象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神秘,表达了对古都繁荣的赞美。结尾的“周基茂”、“千龄咏镐丰”则寄寓了对国家长久繁荣的美好祝愿。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