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冲司马擢理军府时令子官桂林赋此志贺

桂江云接粤江云,小凤文如老凤文。 两地山川非远隔,九皋鸣和日相闻。 新开骥足俱千里,更绾铜符理六军。 魏绛自来多胜算,歌钟先见锡殊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江:广西的一条江,此处代指广西。
  • 粤江:广东的一条江,此处代指广东。
  • 小凤文如老凤文:比喻子冲的才华与其父司马擢相似。
  • 九皋鸣和:九皋,深远的沼泽地,鸣和,和谐的鸣叫声,比喻声名远播。
  • 骥足:良马的脚,比喻有才能的人。
  • 绾铜符:掌管军权的象征。
  • 六军:古代军队的总称,此处指军队。
  • 魏绛:春秋时期魏国的名将,此处比喻魏子冲。
  • 歌钟: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指赏赐。
  • 锡殊勋:锡,赐予;殊勋,特殊的功勋。

翻译

广西的云彩与广东的云彩相连,子冲的才华如同其父司马擢一般。 两地的山川虽不相连,但声名远播,日日相闻。 新开启的千里马足,共同管理着军队。 魏子冲向来多有胜算,先见赏赐的歌钟,预示着特殊的功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桂江与粤江的云彩相连,寓意着两地虽远但心意相通。诗中“小凤文如老凤文”一句,巧妙地以凤凰的文采比喻子冲与其父的才华相当,表达了对子冲才华的赞赏。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典故,预祝子冲在军事上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并获得朝廷的赏识和奖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