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

高台为陆沼为尘,一半扬州是海滨。 白鸟自飞烟水上,青山不似乱离春。 松楸永隔兴哀地,陌路多逢太息人。 共道君恩怜物命,不教鱼鳖近居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息:叹息。
  • 高台:高大的建筑物。
  • :池塘。
  • 白鸟:白色的水鸟,如白鹭等。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哀思。
  • 陌路:陌生的道路,比喻陌生人。
  • 君恩:皇帝的恩泽。
  • 物命:生物的生命。

翻译

高大的建筑物成了陆地,池塘化作了尘埃,一半的扬州城已变成了海滨。白色的水鸟自由地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飞翔,而青山却不再像往昔那样,因为春天的混乱而显得凄凉。松树和楸树永远隔绝了哀伤之地,陌生的道路上,常常遇到叹息的人。大家都说皇帝的恩泽怜悯生物的生命,不让鱼鳖靠近居民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城变迁的景象,通过高台成陆、池塘成尘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白鸟自飞烟水上,青山不似乱离春”一句,以白鸟的自由飞翔和青山的变迁,抒发了对乱世中自然与人事变化的哀愁。结尾提到“君恩怜物命”,则透露出对皇帝仁政的期待,希望自然与人类能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