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

疏泉开静社,刈棘敞重关。 法嗣东西土,文高大小山。 秋光枫叶外,诗思桂丛间。 不有幽人召,劳生几日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泉:清理泉水。
  • 静社:静修的社团或场所。
  • 刈棘:割除荆棘。
  • 重关:重重关卡。
  • 法嗣:佛教中指继承佛法的人。
  • 东西土:指东方和西方的土地,这里可能指佛教传播的广泛地域。
  • 大小山:指各种规模的山。
  • 诗思:作诗的灵感和思考。
  • 桂丛:桂树丛,常用来象征高洁或诗意的场景。
  • 幽人:隐士。
  • 劳生:劳碌的生活。

翻译

清理泉水,开辟静修的社团,割除荆棘,打开重重关卡。 佛法传承于东西方的土地,文采飞扬于大小山之间。 秋天的光辉在枫叶之外闪烁,作诗的思绪在桂树丛中飘荡。 若非有隐士召唤,劳碌的生活何时能得片刻闲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远的隐居生活图景。通过“疏泉”、“刈棘”等动作,展现了隐士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净化,体现了其追求心灵宁静的决心。诗中“法嗣东西土,文高大小山”展示了隐士对佛法的传承与对文化的热爱,而“秋光枫叶外,诗思桂丛间”则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隐士深沉的诗意和对自然美的感悟。结尾的“不有幽人召,劳生几日闲”则表达了隐士对世俗劳碌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