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陆入蜀过万县雨甚泥泞今顺流抵此暑甚忽雨晴后有赋时七月望日也
一署耽行役,雨过觉心凉。
记及来时路,梅雨正瀼瀼。
天生桥畔度,夹道丛苍莨。
秀岩开锦壁,石涧响笙簧。
赖此怡心目,不厌溅衣裳。
今也乘苇下,秋月聘溪光。
适会所经地,如友晤他乡。
把盏试长眺,清飙一何扬。
僮仆亦以喜,巫峰路不长。
明朝荡漾去,楚水接清湘。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繇陆(yóu lù):由陆路。
- 耽(dān):沉溺,此处指长时间地。
- 瀼瀼(ráng ráng):形容雨水盛大的样子。
- 苍莨(cāng láng):苍翠的草木。
- 锦壁:形容山岩色彩斑斓如锦。
- 笙簧:古代乐器,此处比喻石涧流水声。
- 苇:芦苇,此处指小舟。
- 清飙(biāo):清风。
- 巫峰:巫山,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
- 楚水:指长江中游的一段,古楚国地区的水域。
- 清湘:清澈的湘江,流经湖南。
翻译
我长时间地从陆路进入蜀地,经过万县时雨势很大,道路泥泞。现在我顺流而下到达这里,天气异常炎热,忽然下起了雨,雨后又放晴,于是我写下了这首诗,时间是七月的望日。
在官署中耽搁了行程,雨后感到心旷神怡。记得来时的路上,梅雨正盛。在天生桥边度过,两旁是茂密的苍翠草木。秀丽的山岩如锦缎般展开,石涧中流水声如笙簧般悦耳。依赖这些美景来愉悦心情,不介意雨水溅湿衣裳。
现在我乘着小舟顺流而下,秋月照耀着溪水波光。恰好经过曾经走过的路,如同在异乡遇见老朋友。举杯远望,清风多么激扬。仆人们也因此欢喜,巫山的路程已不远。明天我们将继续荡漾前行,楚水将与清澈的湘江相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由陆路入蜀,再顺流而下的旅途经历。诗中通过对雨后心境的转变、沿途自然风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享受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人的情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起伏,从雨后的清凉到秋月的溪光,再到清风的激扬,情感层层递进,最终达到一种超脱和愉悦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是集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四有传。
► 115篇诗文
陈是集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七月十五日夜显仁寺东轩对月 》 —— [ 金 ] 郝俣
- 《 七月望宿府学口占一绝呈梁先生伯益是夜月既蚀濠梁卫随班行礼 》 —— [ 明 ] 郑真
- 《 与廖检法同行口占分水岭诗 》 —— [ 宋 ] 骆罗宪
- 《 七月望奉老母汎舟玩月 》 —— [ 明 ] 沈周
- 《 江南潮灾叹七首 其二 》 —— [ 清 ] 弘历
- 《 七月望后二日西湖会饮酒酣分韵赋诗得荷字 》 —— [ 宋 ] 王迈
- 《 寿周枢密四首 其四 》 —— [ 宋 ] 曾丰
- 《 中元夜玩月放荷灯 》 —— [ 清 ] 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