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山带北上

吴子澹荡人,其性不汲汲。 及乎为文章,孤军遂深入。 精思涉混茫,妙语离沿袭。 缥缈三神山,飞尘莫能及。 积雪峨眉巅,晶瑩照原隰。 无意当世知,声名乃遥集。 游戏翰墨间,生机勃然立。 适兴一流连,当饥或忘粒。 如何此行迈,风雪趋皇邑。 岂无惜别心,白驹勿维絷。 黄金古有台,青紫芥可拾。 每爱太冲诗,功成独长揖。 埽石越溪南,为君理蓑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荡:恬淡闲适。
  • 汲汲:急切追求。
  • 孤军:单独作战。
  • 混茫:混沌迷茫,指深奥难测的境界。
  • 沿袭:因循守旧。
  • 缥缈:隐约不清,难以捉摸。
  • 三神山:传说中的仙山。
  • 原隰:广平与低湿之地。
  • 生机:生命力,活力。
  • 流连:留恋不愿离开。
  • 行迈:行走,远行。
  • 皇邑:京城。
  • 白驹:比喻贤人或贵宾。
  • 维絷:束缚,羁绊。
  • 青紫:古代公卿服饰,借指高官显爵。
  • 太冲:指西晋文学家左思,其字太冲。
  • 长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 埽石:扫除石块。
  • 蓑笠:蓑衣和斗笠,农夫的雨具。

翻译

吴山带是一个恬淡闲适的人,他的性格不急切追求。然而,一旦他开始创作文章,他就像孤军深入一样,精思妙想,超越了常规的沿袭。他的文字缥缈如传说中的三神山,飞尘都无法触及。他的诗文如同峨眉山顶的积雪,晶莹剔透,照耀着广袤的大地。他并不刻意追求当世的认可,但他的名声却远播。他在翰墨间游戏,生机勃勃。他留恋于自己的兴趣,甚至在饥饿时也会忘记进食。现在他即将远行,穿越风雪前往京城。我虽然不舍,但不会束缚他的白驹。古代有黄金台,高官显爵如同芥子一样可拾。我喜爱左思的诗,他功成名就后独自长揖。我在越溪南扫除石块,为你整理蓑衣和斗笠。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尹送别吴山带北上的作品,通过描绘吴山带的性格和才华,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不舍。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孤军深入”、“缥缈三神山”等,形象地展现了吴山带的文学造诣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