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先墓作六首

白头良已矣,子职竟茫然。 负此一抔土,于今四十年。 恤忠馀往典,纪事有新编。 寂寞松楸下,丰碑谁为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头:指年老。
  • 良已矣:真的已经结束了。
  • 子职:子女的责任。
  • 一抔土:一捧土,这里指坟墓。
  • 恤忠:对忠臣的哀悼。
  • :同“余”,剩下的。
  • 往典:过去的典籍。
  • 新编:新的编纂。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指代墓地。
  • 丰碑:高大的石碑。
  • :刻。

翻译

年老的我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子女的责任我竟然完全忽视了。 我辜负了这一座坟墓,至今已有四十年。 对忠臣的哀悼还留有过去的典籍,记录事实有新的编纂。 在寂寞的松树和楸树下,谁会为这高大的石碑刻字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尽到子女责任的深深自责,以及对忠臣的哀悼和对历史的记录。诗中,“白头良已矣”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年老的无奈,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的追悔。“子职竟茫然”和“负此一抔土,于今四十年”则进一步以具体的坟墓和时间,强化了这种自责和追悔。后两句则通过对忠臣的哀悼和对历史的记录,展现了诗人的历史责任感。最后一句“丰碑谁为镌”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历史的深深忧虑。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