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袁二玉即送之归馀杭兼柬季伟公

十月黄花犹在径,拥褐徐行黄没胫。 清晨有客叩我门,童子贪眠呼不应。 病身出揖小亭西,袖有新篇为我赠。 临风玉树既皎如,满把骊珠光照乘。 闻君家住西子湖,浩然动我曾游兴。 山色周遭郭外青,波光一片衣间凝。 春烟秋月几衔杯,故国旧家同堕甑。 羡君生长久承平,往事何堪入聪听。 南来诗卷气有馀,展读终朝语清醒。 不嫌老马问修途,自愧霜蹄早蹭蹬。 季生闻说寓兰溪,母老儿娇室悬磬。 君年方壮渠尚强,好上湖船共深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è):粗布或粗布衣服。
  • (jìng):小腿。
  • (yī):古代的拱手礼。
  • 骊珠 (lí zhū):传说中骊龙颔下的宝珠,比喻珍贵的事物。
  • 光照乘 (guāng zhào chéng):形容光彩照人,比喻才华出众。
  • 浩然 (hào rán):形容气度宏大,心情激昂。
  • 堕甑 (duò zèng):比喻不计较已经失去的东西。
  • 蹭蹬 (cèng dèng):形容行动迟缓,不得志。
  • 悬磬 (xuán qìng):形容家中空无一物,非常贫穷。

翻译

十月里,菊花依旧在路边绽放,我穿着粗布衣,缓缓地走在路上,黄色的菊花几乎没过了我的小腿。清晨时分,有客人敲响我的门,童子贪睡,叫不醒他。我因病体弱,只能在小亭的西边行了一个简单的揖礼,客人从袖中拿出新写的诗篇赠给我。站在风中,他像玉树一样皎洁,手中握着的骊珠光彩夺目。听说他家住在美丽的西湖边,这激起了我曾游历的兴致。湖边的山色青翠环绕,湖面的波光似乎凝结在衣间。春烟秋月下,我们多次举杯共饮,对于故国旧家的思念如同破碎的甑器,不再计较。羡慕他生长在太平盛世,那些往事又怎能轻易听闻。他从南方带来的诗篇,气息深长,我整日阅读,言语间显得清醒。他不嫌弃我这匹老马询问前行的路,我自愧如霜蹄般早已迟缓。听说季生现在住在兰溪,家中母老儿小,室内空无一物。他的年纪还壮,而我已强弩之末,希望能和他一起乘船游湖,共同深入交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恭尹与友人袁二玉的交往情景,通过描写十月的菊花、清晨的访客、赠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往昔游历的怀念。诗中“山色周遭郭外青,波光一片衣间凝”等句,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末尾提及季伟公的困境,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