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花

竹实离离未可招,人间何处有箫韶。 暂为赤帜迎炎帝,忽现奇花立绛霄。 金羽两行承燕颔,珠光几点缀鸡翘。 南中凤德无衰日,不必贞松独后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凤花:一种植物,又名凤仙花,花色艳丽,形似凤凰。
  • 竹实: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传说凤凰只食竹实。
  • 离离:形容果实繁多。
  • 箫韶: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凤凰听到箫韶之音才会飞来。
  • 赤帜:红色的旗帜,这里比喻金凤花的红色。
  • 炎帝: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这里比喻炎热的夏天。
  • 绛霄:深红色的天空,比喻金凤花盛开时的景象。
  • 金羽:金色的羽毛,比喻金凤花的花瓣。
  • 燕颔:燕子的下巴,比喻金凤花的形状。
  • 鸡翘:鸡冠,比喻金凤花的花冠。
  • 凤德:凤凰的美德,比喻金凤花的美丽和尊贵。
  • 贞松:坚贞不屈的松树,比喻其他植物。

翻译

金凤花啊,竹实虽多却未能招来凤凰,人间何处能听到那传说中的箫韶之音。 它暂时以赤红的色彩迎接炎热的夏日,忽然间又如奇花般在深红的天空中绽放。 两行金色的花瓣似燕子的下巴,几颗珍珠般的光点点缀在鸡冠般的花冠上。 在南方,金凤花的美德永不衰减,它不需要像坚贞的松树那样独自后凋。

赏析

这首作品以金凤花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金凤花的美丽和独特。诗中,“竹实离离未可招”一句,既表达了金凤花虽美却未能招来凤凰的遗憾,又暗含了对金凤花高贵品质的赞美。后文通过对金凤花色彩、形状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其艳丽非凡的姿态。结尾处,“南中凤德无衰日,不必贞松独后凋”更是强调了金凤花在南方永不衰败的美丽,与其他植物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金凤花的非凡地位。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