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须眉:胡须和眉毛,代指男子。
- 向隅:面向角落,形容孤独或悲伤。
- 春光:春天的景色,比喻美好的时光。
- 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出自《庄子·逍遥游》。
- 行迹:行动的踪迹,比喻人生的经历。
- 雁衔芦:比喻离别或远行,出自《诗经·小雅·鸿雁》。
- 庄叟:指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宁知乐:怎么知道快乐。
- 如凤寒虫:比喻高贵与卑微的对比。
- 自呼:自言自语。
- 梁园:指贵族的园林,这里比喻贵族生活。
- 贵公子:指出身显贵的年轻人。
- 阮公途:指阮籍的穷途之哭,比喻人生的困境。
翻译
我的胡须和眉毛都已斑白,仿佛已不再是我自己,感慨万物,却依旧独自面对角落。百年的春光如同骏马穿过缝隙,一生的行迹如同大雁衔着芦苇。不是鱼,庄子怎能知道鱼的快乐,像凤凰一样高贵的寒虫,只能自言自语。你是梁园中的贵族公子,不应该和我一样为阮籍的穷途而哭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须眉白尽”和“春光驹过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而“行迹雁衔芦”则隐喻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后两句通过对庄子和寒虫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对贵族生活的疏离感。最后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与贵族公子之间的差异,暗示了自己的人生困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嘲剔牙杖 》 —— [ 明 ] 陈恭尹
- 《 园居杂诗三首 》 —— [ 明 ] 陈恭尹
- 《 九日湛静斋亦宋乔梓载酒元明石室登高同郭公鹫湛天沐天及祯士文安泽君介以长儿端木纵饮至夜月高而还地为甘泉先生书院故址碑碣存焉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初秋日梁药亭招同沈詹山大令家山农隐君潘稼堂检讨张损持吉士毛行九司马吴晋涛少尹林桐叔少府杨勉斋孝廉徐紫凝罗浮山司红暹家献孟诸文学远布心月二上人雅集六瑩堂分得阡字 》 —— [ 明 ] 陈恭尹
- 《 送张安夏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次和王孝扬将军留别韵且以送行四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夜中叹 》 —— [ 明 ] 陈恭尹
- 《 送姚龙友鹾司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