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宗人育璞

衡山西下洞庭东,泪竹斑斑万古同。 曾记狂歌荆国日,早将身拜舜皇宫。 采芝且免忧高盖,结柳何堪送五穷。 知子共为妫水后,此心相喻不言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泪竹:指湘妃竹,传说中湘妃因思念舜帝而泪洒竹上,竹上留下斑点。
  • 荆国:指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位于今湖北一带。
  • 舜皇宫:传说中舜帝的宫殿,象征着古代的理想政治。
  • 采芝:采摘灵芝,象征隐居生活。
  • 高盖:高大的车盖,指代高官显贵。
  • 结柳: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习俗,折柳枝赠别。
  • 五穷:指人生的五种困苦:生、老、病、死、别。
  • 妫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南省,传说中舜帝的故乡。

翻译

衡山从西边俯瞰,洞庭湖在东边波光粼粼,湘妃竹上的斑斑泪痕,万古不变,始终如一。我曾记得在楚国狂歌的日子,早早地就向往着舜帝的宫殿。采摘灵芝可以暂时忘却高官显贵的忧虑,但折柳送别又怎能承受人生五种困苦的离别?我知道你我都是妫水之后,这份心意无需言语,彼此心照不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衡山、洞庭湖、湘妃竹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楚国、舜皇宫等历史文化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诗中“采芝且免忧高盖”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对权贵生活的厌倦。结尾的“此心相喻不言中”则深刻表达了诗人与其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默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