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叹

秋风萧萧吹黄榆,黄榆上有双啼乌。 寒霜满枝栖不得,夜久无人时相呼。 西樵有客匡山里,一闻此声夜中起。 十年含叹为谁来,啸倚芙蓉匣中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
  • 黄榆:黄色的榆树。
  • 啼乌:乌鸦的叫声。
  • 西樵:地名,位于广东省。
  • 匡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芙蓉匣中水:比喻剑光,芙蓉指剑柄上的装饰。

翻译

秋风呼呼地吹过黄色的榆树,榆树上有一对乌鸦在啼叫。 寒冷的霜覆盖了树枝,它们无法栖息,在夜深人静时互相呼唤。 在西樵,有个人住在匡山里,一听到这声音就在夜里起身。 十年来,他含着悲叹,不知是为了谁,他倚着剑啸,剑光如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夜中的风声、乌鸦啼叫和霜冻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氛围。诗中的“西樵有客匡山里”引出了一个在夜中起身的人物,他的十年悲叹和倚剑啸的行为,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孤独生活的深刻体验。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