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魏风 · 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我知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鲜桃,那些甜美的果实可吃个饱。但我内心里充满忧伤情怀,低唱着伤心曲浅呤着歌谣。那些不理解我痛苦的人啊,肯定说我书呆子清高孤傲。这些通达之人说的很对啊,但请你告诉我怎么办为好?我内心里无尽的忧伤情怀,普天下之人你们谁能知道!你们谁能真正理解我心啊,我还是不要空自伤怀的好! 园子里的小枣树枝繁叶茂,那些鲜美的果实可吃个饱。但我内心里充满忧伤情怀,姑且到广袤田里转悠一遭。那些不理解我痛苦的人啊,肯定说我书呆子是大傻冒。这些通达之人说的很对啊,但请你告诉我怎么办才好?我内心里无尽的忧伤情怀,普天下之人你们谁能知道!你们谁能真正理解我心啊,我还是不要空自伤怀的好!

注释

「其实之肴」,即「肴其实」。之:犹「是」;肴,喫。 之:犹「其」。 歌、谣: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此处皆作动词用。 士:古代对知识分子或一般官吏的称呼。 彼人:那人。 是:对,正确。 子:你,即作者。 何其:为什么。其,作语助词。 盖(hé):通「盍」,何不。 亦:作语助词。 棘:指酸枣。 聊:姑且。 行国:离开城邑,周游国中。「国」与「野」相对,指城邑。 罔极:无极,无常,妄想,没有准则。

《国风·魏风·园有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忧国忧民之志士仁人抒怀诗。全诗二章,每章十二句,以桃园起兴,然后转入主题,诉说自己的忧愁,慷慨悲凉,深沉而又痛切。

赏析

这首诗语言极明白,表现的思想感情也很清楚,然而对诗人「忧」什么,时人为何不能理解他的「忧」,反认为他骄傲、反常,难以找到确切答案。同时他自称「士」,而「士」代表的身份实际并不确定,《诗经》中三十三篇有「士」字,共五十四个,仅毛传、郑笺就有多种解释,如:「士,事也」,指能治其事者;「士,卿士也」;「士者,男子成名之大号也」;「士者,男子之大号也」;「言士者,有德行之称」;「士,军士也」;「他士,犹他人也」等,所以这个自称「士」的诗人是何等角色,很难认定。与之相应,对此篇的主旨就有了多种臆测:《毛诗序》谓「刺时」,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作实为「晋人忧献公宠二骊姬之子,将黜太子申生」;丰坊《诗说》说是「忧国而叹之」;季本《诗说解颐》以为是「贤人怀才而不得用」;牟庭《诗切》以为是「刺没入人田宅也」。今人或说「伤家室之无乐」,或说「叹息知己的难得」,或说「没落贵族忧贫畏饥」,或说「自悼身世飘零」,或说「反映了爱国思想」,不一而足。《诗经选注》说:「我们从诗本身分析,只能知道这位作者属于士阶层,他对所在的魏国不满,是因为那个社会没有人了解他,而且还指责他高傲和反覆无常,因此他在忧愤无法排遣的时候,只得长歌当哭,自慰自解。最后在无可奈何中,他表示『聊以行国』,置一切不顾了。因此,从诗的内容和情调判断,属于怀才不遇的可能性极大。」故指此为「士大夫忧时伤己的诗」。 此诗两章复沓,前半六句只有八个字不同;后半六句则完全重复。两章首二句以所见园中桃树、枣树起兴,诗人有感于它们所结的果实尚可供人食用,味美又可饱腹,而自己却无所可用,不能把自己的「才」贡献出来,做一个有用之人。因而引起了诗人心中的郁愤不平,所以三、四句接着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他无法解脱心中忧闷,只得放声高歌,聊以自慰。《毛诗序》说:「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位正是因为歌之不足以泻忧,决定「聊以行国」,离开他生活的这个城市,到别处走一走,看一看。这只是为了排忧,还是想另谋出路,无法测知。但从诗的五六句看,他「行国」是要换一换这个不愉快的生活环境,则是可以肯定的。诗云:「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罔极)。」诗人的心态似乎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因为他的思想,他的忧虑,特别是他的行为,国人无法理解,因此不免误解,把他有时高歌,有时行游的放浪行动,视为「骄」,视为「罔极」,即反常。诗人感到非常委屈,他为无法表白自己的心迹而无可奈何,所以七、八两句问道:「彼人是哉?子曰何其?」意思是:他们说得对吗?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这两句实际是自问自答,展现了他的内心无人理解的痛苦和矛盾。最后四句:「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诗人本以有识之士自居,自信所思虑与所作为是正确的,因而悲伤的只是世无知己而已,故一再申说「其谁知之」,表现了他深深的孤独感。他的期望值并不高,只是要求时人「理解」罢了,然而这一丁点的希望,在当时来说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只得以不去想来自慰自解。全诗给人以「欲说还休」的感觉,风格沉郁顿挫。 这首诗以四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和六言,句法参差。押韵位置两章诗相同,前半六句韵脚在一、二、四、六句末;后半六句换韵,韵脚在七、八、十、十一、十二句末,并且十、十一两句重复,哀思绵延,确有「长歌当哭」的味道。

无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