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歌

一笑识破天地根,随意变化易其名。 俯御三十六天顶,主宰一气生群生。 倏歘有怒行号令,亿兆雷鼓轰天声。 敕噀龙口数滴水,净洗世界泠然清。 推出火帝照寰宇,万万万世长光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狂歌:纵情放歌。
  • 天地根:万物的根源。
  • 俯御:向下驾驭。
  • 三十六天:道教认为天界有三十六层。
  • 一气:古代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 倏歘(shū xū):迅速的样子 。
  • 敕(chì):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
  • 噀(xùn):含在口中而喷出。
  • 泠(líng)然:清凉、冷清的样子。
  • 火帝:指传说中的炎帝,以火德王,故称为火帝,这里有带来光明、温暖的象征意义。

翻译

开怀一笑就能看透天地万物的根源,随意变换自己的名号。向下驾驭着三十六重天的顶端,主宰着那股本源之气,让无数生命得以诞生。 迅速之间心生怒意便发布命令,亿万个如雷的鼓点发出震天动地的声音。奉令从龙口中喷出几滴水,就能干干净净地洗去世间尘埃,让世界变得清凉而清爽。 推出火帝的光辉照亮整个宇宙,让这光芒千千万万年永远明亮。

赏析

这首诗展现出一种磅礴宏大的气势与超凡脱俗的心境。开篇“一笑识破天地根,随意变化易其名”,便以极为豪放的姿态表明诗人看透世间本质、超越世俗的自由精神。中间部分描述对天地万物的主宰与号令,如“俯御三十六天顶,主宰一气生群生”等句,呈现出诗人想象中掌控乾坤的豪迈。“倏歘有怒行号令,亿兆雷鼓轰天声”用夸张震撼的笔触描绘出威严与力量。后半段“敕噀龙口数滴水,净洗世界泠然清”则又带着一丝清净无为、涤荡世尘的豁达。最后“推出火帝照寰宇,万万万世长光明”则寄寓了对光明永存、美好永驻的期望。全诗构建出一个奇幻宏大的宇宙图景,既体现出诗人内心精神世界的自由奔放,又隐含着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憧憬之情 。

郑思肖

郑思肖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所画的兰花,花多叶稀,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其诗多表现怀念故国的浓厚感情,真挚动人。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3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