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
- 漠漠:寂静无声的样子。
- 芳辰: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季。
- 菜羹:用蔬菜煮成的羹汤。
-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 荣日:温暖的阳光。
- 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 薛道衡:隋代诗人。
- 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
- 短鬓(bìn):短的鬓发。
翻译
华丽的堂屋寂静无声略微透着寒意轻轻,姑且适应这美好时光摆上了菜羹。竹丛外的风光烟雾展现出秀丽景色,酒杯前温暖的阳光映照出新晴天。占卜细微之事谁去问东方朔,情思触发徒然怀念薛道衡。短的鬓发显得寂寥只有花胜还在,相互看着不再有少年时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这一天在华堂中举行的一次小型集会场景。堂屋宁静而略有寒意,人们为应景准备了菜羹。外面的景色美好,阳光也带来了温暖与清新。诗人用东方朔和薛道衡的典故来表达某种思绪或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最后写到自己的短鬓,以及花胜还在,却已没有了少年时的那种情怀,体现出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整体意境略显清幽寂寥,带有对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思索。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