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慕堂为杨大参赋

· 薛瑄
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 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 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 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 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 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 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 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 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化:指自然界万物运行的大法则,或指天地自然的生生不息。
  • :停止,此处指终止。
  • 逝水:比喻时光流逝,如同流水不断。
  • 恻怆:悲伤,哀痛。
  • 遗编:遗留下来的书籍或文章。
  • 机有馀断丝:织布机上还有未完成的线头,暗示岁月不待人,人生短暂。
  • 斑衣:古时老人穿的衣服,用五色线绣成,象征老年。
  • 寿觞:祝寿的酒杯。
  • :古代哲学概念,分别代表光明和黑暗,这里指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
  • 仪容:容貌,神情。
  • 恍惚: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
  • 终天:终身,一生。

翻译

世间万物都在永恒的循环中变化,时光就像不停流淌的河水。你依然居住在这个旧居,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悲痛。虽然书籍已残破,但还能读到你的遗作,织布机上还留着未完的线头,仿佛时间的痕迹。你已经不再年轻,那些欢乐的日子不再重现,敬酒的时刻也变得遥不可及。庭院里的花朵虽美,但只觉得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你的模样在我心中清晰如昔,仿佛还能看到你。你的心愿我铭记在心,你的志向是我人生的追求。我会坚守你的心志,保持你的大节,永远不改变。孝子之情深沉而长久,这思念之情将伴随我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薛瑄为怀念已故的杨大参(可能是一位尊长)而作,充满了对逝者深深的悼念和怀念。诗人通过描绘逝者生前的生活细节,如阅读遗编、织布机上的断丝等,展现了其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通过对四季变换和庭前花卉的描写,暗示了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流转。薛瑄以孝子的身份,表达了对亲人的承诺,决心坚守亲人的教诲,表现出对亡者的深深敬仰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生死和孝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