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狄梁公:指狄仁杰,狄梁公是狄仁杰的封号。
- 邙(máng)山:山名,在河南洛阳北。
- 夷犹:犹豫徘徊。
- 旷世:犹绝代。
- 一抔(póu):一捧,常用来形容土质,此指坟墓。
- 神器:原指珍奇的器物,后指国家政权。
- 武媚:指武则天,武媚娘是她的名字。
- 紫阳:南宋理学家朱熹别号紫阳。
- 华衮(gǔn)笔:此指朱熹所著史书以褒贬公正著称,如华美的礼服般明辨是非。
- 包羞:怀着羞辱。
翻译
在邙山山脚下,我徘徊良久,深切追思着狄梁公,不禁泪水横流。那荒芜的坟茔下,掩埋着狄公大义凛然的气节;千古矗立的丰碑,彰显出狄公忠诚为国的谋略。李唐的江山岌岌可危,多亏狄公才重归正途;武则天的势力看似消退,又复崛起。更值得庆幸的是朱熹公正的史笔,把奸邪之人的所作所为都记录下来,让他们遭受世人的羞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狄仁杰墓凭吊之作。首联开篇点题,通过“重夷犹”“涕泪流”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狄仁杰这位先辈的深深缅怀与崇敬之情。颔联以 “荒冢”“丰碑” 形成鲜明对比, “荒冢” 暗示狄仁杰身后的孤寂冷清,“丰碑” 象征他的忠义谋略不朽。颈联讲述狄仁杰力挽狂澜使李唐王朝转危为安,面对武则天强势,虽有所起伏但依然发挥关键作用,高度赞扬了狄仁杰在政治上扭转乾坤的功绩。尾联则借朱熹的正直史笔,点明狄仁杰的忠诚与奸邪形成鲜明对照,奸邪闻之会羞愧,表达出诗人对正义的伸张和对邪佞的批判。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用典巧妙,从缅怀、赞扬到引发对正邪的思考,层层递进,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狄仁杰的高度崇敬与正义力量的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