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肆夏

展礼上月,肃事应时。 茧栗为用,交畅有期。 弓矢斯发,瓮簝将事。 圆神致祀,率由先志。 和以銮刀,臭以血膋。 至哉敬矣,厥义孔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禘(dà dì):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盛大的祭祀仪式。
  • 圜丘(yuán qiū):古代帝王祭天的圆形高台。
  • 肆夏:古代乐曲名,此处指祭祀时所奏的乐曲。
  • 展礼:展示礼仪。
  • 上月:指天上的月亮,象征高远和神圣。
  • 茧栗:指用茧和栗木制成的祭品。
  • 交畅:指祭品的交流和畅达。
  • 弓矢:弓箭,古代祭祀中常用的器具。
  • 瓮簝(wèng liáo):古代祭祀用的陶器和竹器。
  • 圆神:指天神,因天圆地方,故称天神为圆神。
  • 率由:遵循。
  • 銮刀:古代祭祀时使用的刀具,带有銮铃,用以和乐。
  • (xiù):此处指祭品的香气。
  • 血膋(xuè liáo):祭祀时用的牲血和油脂。

翻译

展示庄严的礼仪于高悬的明月之下,恭敬地进行应时的祭祀。 使用茧和栗木制成的祭品,交流畅达,有着特定的时机。 弓箭发射,陶器和竹器用于祭祀。 向圆神献上祭祀,遵循着先祖的遗志。 和着銮刀的铃声,祭品的香气与牲血油脂混合。 至高的敬意,其意义非常崇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帝王举行大禘祭祀的庄严场景,通过具体的祭祀器具和仪式,展现了古人对天神的敬畏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诗中“展礼上月”和“圆神致祀”等句,不仅描绘了祭祀的地点和对象,也体现了祭祀的神圣和庄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古人对天地神灵的虔诚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