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小砑红笺茜金屑,上管免毫团紫血。 阁上花神艳连缬,那似璧月句妖绝。 结绮双双描风凰,望仙两两画鸳鸯。 无愁天子限长江,花底死活酒庇王。 胭脂臂捉丽华窘,更衣殿秘绛灯引。 龙绡贴肉汗风忍,七华口令着人紧。 玳筵顶飞香雾腻,银烛媚客灭几次。 强饮犀桃江令醉,承思夜夜临春睡。 麟带切红红欲堕,鸾钗盘雪尾梢翠。 梦中麝白桃花回,半面天烟乳玉飞。 碧心跳脱红丝匼,惊破金猊香着月。 殿头卤簿绣发女,签重慵多吹不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à):用卵形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帛等,使紧实而光亮。
  • (qiàn):红色。
  • (xié):有花纹的丝织品。
  • 结绮:指南朝陈后主为宠妃张丽华建造的结绮阁。
  • 望仙:指南朝陈后主所建的望仙阁。
  • 无愁天子:指北齐后主高纬。
  • (bì):庇护。
  • 丽华:指张丽华。
  • 玳筵:玳瑁装饰的筵席。
  • 犀桃:一种美酒。
  • 麟带:镶嵌麒麟的腰带。
  • 鸾钗:鸾形的首饰。
  • (kē):周匝,环绕。
  • 金猊(ní):香炉的一种。

翻译

精美的红色信笺上装饰着金屑,上面的笔管是免毫并且蘸着紫红色的墨。阁楼上的花神娇艳身着有花纹的绸衣,哪像那如璧玉般的月亮有妖冶绝美的词句。结绮阁和望仙阁双双描绘出凤凰和鸳鸯。无愁天子被长江所限,在花下饮酒庇护着帝王。如胭脂般的手臂抓住张丽华让其窘困,在更衣殿秘密地点着绛红的灯引。丝绡贴在身上汗水让风都忍耐,七华口令让人感觉紧迫。玳瑁筵席上方飞着香腻的雾气,银烛让宾客高兴不知熄灭几次。强行饮下犀桃酒让江令沉醉,承受着思念夜夜在临春阁睡去。麒麟腰带紧束红色似乎要坠落,鸾形钗上盘绕着如雪的尾部带着翠色。梦中麝香染白桃花回来,半张脸在烟雾中如玉石般的肌肤飘动。碧绿的心在跳动挣脱红色的环绕,惊破了金猊香火对着月光。殿头的卤簿队伍中有梳着发髻的女子,竹簽沉重慵懒多次都吹不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了一个华丽而充满情韵的场景,诗中通过诸多意象如红笺、金屑、花神、楼阁、凤凰、鸳鸯等,展现出了一种奢华艳丽的氛围。提及了历史人物与场景,如张丽华等,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深沉的情感。对场景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如饮酒作乐、思念等,使整首诗在华丽的表象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故事,生动地呈现出古代宫中生活的一部分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或浓或淡的哀愁情绪。

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