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赋
序
注释
- 蔓草:蔓生的野草。
- 拱木:两手合围那样粗的树木。
- 鼋鼍(yuán tuó):大鳖和鳄鱼。
- 房陵:古地名。
- 薄暮:傍晚。
- 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
- 上郡:古代郡名。
- 雁门:古郡名。
- 紫台:帝王所居之处。
- 敬通:即冯衍。
- 孺人:古代对妇女的尊称。
- 中散:即嵇康。
- 汩(gǔ):形容水流的样子。
- 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 丘垄:坟墓。
翻译
试着眺望平原,野草缠绕着尸骨,大树收敛着亡魂。人生到了这般地步,天道又能说什么呢?于是我本就是心怀怨恨之人,内心惊恐不已。一直想到古代的人,心怀怨恨而死去。
比如秦始皇按剑,诸侯向西奔逃。他削平天下,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以华山为城墙,以紫渊为池沼。雄伟的图谋已经实现,武力还未用尽。正架起鼋鼍当作桥梁,巡行海边以送夕阳。可突然之间魂断,帝王的车驾在傍晚驶出。
又如赵王已被俘虏,迁徙到房陵。傍晚时心情激动,天未亮就精神振奋。与艳姬美女分别,丧失了金车玉辇。摆酒想要喝,悲伤就填满胸怀。千年万年,怨恨难以承受。
至于李陵投降北方,名声受辱自身蒙冤。拔剑敲击柱子,对着影子惭愧伤神。情思留在上郡,心留在雁门。撕裂丝帛写信,发誓报答汉朝恩情。生命如朝露般突然消逝,想握手却已无话可说。
就像王昭君离开时,仰天叹息。宫廷渐渐远去,关山没有尽头。旋风忽然刮起,白日隐藏到西边。陇地的大雁很少飞翔,代地的云彩也失去颜色。盼望君王啊何时是期?最终在荒远之地消失。
以至于冯衍被排挤,罢官回归乡野。关闭大门不与外界往来,塞住门不再为官。左边对着妻子,照顾逗弄幼子。藐视公卿,放浪于文史之间。怀着志向却埋入地下,长久怀有遗憾而不止。
等到嵇康入狱,神情气概激昂振奋。晚上畅饮浊酒,早上弹起素琴。秋日萧瑟,浮云也失去了光彩。怀着高远奇特的志趣,进入长夜却没有阳光。
有的人如同孤臣伤心流泪,如同庶子痛心疾首。迁谪的人在海边,流放的人在陇地的边地,这些人只听到悲风涌起,鲜血沾满了衣襟。也同样饱含辛酸叹息,消沉埋没不见。
至于车辙脚印重叠,车辆轨道堆积,黄尘满地,歌声乐声四起。没有不烟消火灭,在地下掩埋尸骨的。
完了啊!春草在傍晚时衰败啊秋风惊起,秋风停止了啊春草又生长。华美的丝绸衣服没有了啊池台馆舍也都尽了,琴瑟之声消失了啊坟墓也平了。自古以来人人都有一死,没有不是怀着怨恨而忍气吞声的。
赏析
这篇《恨赋》通过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人生的各种怨恨与悲哀无奈。从秦始皇到赵王、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等,以及那些遭受不幸的孤臣、迁客、流戍之人,他们都有着各自无法排遣的恨。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人物的遭遇和内心情感,如王昭君离开时的叹息与悲哀,李陵的蒙冤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文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秋风、春草等,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种种不如意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