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白发婆娑夜不眠,孙曾绕膝更翩跹。 已知明旦非今日,不觉残龄又一年。 旧事悲欢灯影里,春风消息酒杯前。 更阑人静鸡声起,却对梅花一灿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 翩跹(piān xiān):形容轻快地旋转舞动的样子。

翻译

满头白发摇曳在夜里难以入眠,子孙围绕在膝旁更加轻快地舞动。已经知道明天早晨就不再是今天了,不知不觉残剩的年岁又过了一年。过去的事情在灯影里呈现出悲欢,春风的消息在酒杯前展现。更深夜尽人安静时鸡叫声响起,却对着梅花一脸灿烂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情景和诗人的复杂心境。诗的首联通过描写白发老人在除夕夜不眠,子孙绕膝的欢乐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颔联感慨时光匆匆,新的一年又至。颈联则把过去的悲欢与当下的氛围联系起来。尾联在寂静的深夜,鸡声响起的背景下,以对着梅花灿然一笑作结,写出了一份独特的宁静和对新年的期许。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也有对新年的希望和憧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