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夜与子重履约履仁石湖行春桥看月

夕光沉山苍霭横,行春桥东江月生。 长风吹波天镜阔,白沙渺渺菰蒲声。 微澜压玉摇空明,扁舟忽动江湖情。 罾头鱼虾夜可买,得酒试与诸君倾。 山空夜久人竟醉,高歌互答渔舟惊。 渔舟天上来,棹入沧溟去。 似闻渔歌缥缈不断出烟萝,水远天长不知处。 一发青山落镜中,万里横河碧空曙。 人生行乐不易得,赏心况有樽前客。 江山如画酒如渑,相看不饮空头白。 不见桥东千尺台,吴王曾此夜衔杯。 欢燕不堪芳漏促,西施舞罢越兵来。 越兵已成功,越王安在哉。 䲭夷竟去不复回,吴宫越垒空复生苍苔。 千古兴亡总湮灭,只有湖山未消歇。 吴王去来今几时,几人能醉湖中月。
拼音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