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得琅轩自沪来书,并诗一章却寄,用前送别韵

· 王易
春风那堪握手,感情深似水。 残更转、似酒初醒,金荷开尽红蕊。 自别后、吟怀渐冷,遥天盼断征鸿坠。 乍传来、素简缄愁,又牵离思。 璧月宵明,琼卮夕泛,漫临风念子。 更魂断、细雨纷纷,清明时节又至。 望江南,青山如画,为长送,归帆东指。 算天涯,荒草萋萋,自饶春意。 游仙梦杳,归雁声寒,惯连宵不寐。 长记取,墨花香篆,旧日情致。 携酒登临,与君挥泪。 良时不再,英游难续,十年梁苑窗同绿,恨缘悭、今昔分荣悴。 湖山笑我,飘零书剑何之,栖栖软红尘里。 风烟冉冉,花事迟迟,看柳眉颦翠。 但枉说、鱼龙在野。 鹓鹭分行,行矣关山,独吟声起。 长空莽莽,流云来住,雏莺如语花似锦,镇无聊、玉笛声重倚。 箧中冰雪陈陈,便有新愁,也成故纸。
拼音
王易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进士,曾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中正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曾在赣南为蒋经国讲授《孟子》。其论国学尚质,以经学、小学、哲学与史学为国学之“四区”,以为“至若文艺词翰,作者过众,灏瀚曼衍,叙次为烦。况内实外华,非得苟举;由学窥文,无待毛举。果其读书得有门径,则用治文学,游刃有馀。”(《国学概论》)故其诗风质朴高古,劲折孤峭。与彭泽汪辟疆、南昌余謇、奉新熊公哲并称“江西四才子”,又与黄侃、汪东、汪辟疆、柳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称“江南七彦”。建国后供职湖南文史馆,著有《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词曲史》、《乐府通论》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