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六十三 周元公

天不丧道,乃生哲人。 建图著书,发挥道真。 德容清和,襟度朗彻。 俨如见之,光风霁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公:宋濂溪先生周敦颐的谥号。
  • 哲人:指智慧卓越的人。
  • 襟度:胸怀,度量。
  • 朗彻:开朗通达。
  •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翻译

上天不会让道消亡,于是诞生出伟大的哲人。绘制图册著书立说,对道的真谛进行发挥阐释。道德容貌清正平和,胸怀度量开朗通达。庄重得仿佛能看到他,有着雨过天晴般开阔明亮的胸怀和境地。

赏析

这首诗是对周元公即周敦颐的赞颂。诗中强调他是上天为了不让道丧失而诞生的,突出其在道学方面的贡献和重要性,通过描述他建图著书、德容和襟度等,展现了周敦颐的卓越形象和高尚品德,最后用“光风霁月”来形容他的胸怀,让我们对周敦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且敬仰的认识。整体表达了对周敦颐的尊崇和赞美之情。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