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中秋对月

· 于石
冰壶碾破一轮秋,杯吸长鲸笔挽牛。 大地山河明色界,九天宫阙耀琼楼。 香浮蟾桂今犹古,曲按霓裳乐易愁。 四海清光无不照,何须天柱一峰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冰壶:比喻清澈的酒。
  • 碾破:打破,这里指月亮如被碾破的冰壶般清澈。
  • 长鲸:比喻巨大的酒杯。
  • 笔挽牛:形容笔力雄健,能挽动牛。
  • 色界:佛教语,指物质世界。
  • 九天宫阙:指天上的宫殿。
  • 琼楼:美玉砌成的楼,指仙境中的楼阁。
  • 蟾桂: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和桂树。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乐舞。
  • 天柱: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为支撑天空的柱子。

翻译

清澈的酒如同碾破的冰壶,映照出中秋的圆月,巨大的酒杯中,笔力雄健如同能挽动牛。大地山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物质世界都被照亮,天上的宫殿在九天之上闪耀着美玉般的光辉。月中的桂树和蟾蜍散发出香气,从古至今依旧,而《霓裳羽衣曲》的旋律虽然美妙,却容易引起人的忧愁。四海之内的清光无处不照,又何必去游历那支撑天空的天柱一峰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的月色和氛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月光的明亮和中秋的宁静。诗中“冰壶碾破一轮秋”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清澈,而“长鲸”、“笔挽牛”则夸张地表现了饮酒和书写的豪迈。后两句通过对大地山河和九天宫阙的描绘,进一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中秋夜的壮丽景象。结尾的“四海清光无不照”则表达了月光普照的意境,以及无需远游即可享受中秋美景的豁达情怀。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