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居院

· 于石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 满楼山色自浓淡,隔竹泉声半有无。 纸帐蒲团清思足,更添梅种两三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萦纡(yíng yū):曲折环绕。
  • (hè):山沟,山谷。
  • 解甲:脱下甲胄,这里形容雪落在枯枝上,如同龙脱下鳞甲。
  • 生须:长出胡须,这里形容藤蔓缠绕在怪石上,如同老虎长出胡须。
  • 纸帐:用纸做的帐子,古代一种清雅的用品。
  • 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垫,供打坐或跪拜时用。

翻译

山峰回转,涧水弯曲,小路曲折环绕,万条山谷中隐藏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雪落在枯枝上,宛如龙脱下了鳞甲;藤蔓缠绕在怪石上,好似老虎长出了胡须。 满楼都是山色,浓淡相宜;隔着竹林,泉水声半隐半现。 在纸帐和蒲团中,清新的思绪足够丰富,再添上两三株梅花,更是锦上添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幽静的景象,通过“峰回涧曲”、“万壑中藏”等词句,展现了山水的曲折与深邃。诗中“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特点。后两句则通过“满楼山色”和“隔竹泉声”进一步以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加深了山中清幽的氛围。结尾的“纸帐蒲团”和“梅种两三株”则表现了诗人清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珍爱。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