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庭前柏树有露如脂其味如饴或曰甘露或曰非也作诗纪之

· 王鏊
一树珑璁冻欲流,碎攒红玉上枝头。 香分醽醁春谁酿,光映珊瑚夜未收。 端谢仙人云外掌,思沾暍者道傍喉。 不知造化真何意,独凭阑干玩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珑璁(lóng cōng):形容物体明亮的样子。
  • 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
  • 暍(yē)者:中暑的人。

翻译

一棵柏树明亮润泽得好像要流动起来,细碎地攒聚着红玉般的颗粒挂在枝头。 那香气如同醽醁美酒,不知春天里是谁酿造的,光芒映照得如同珊瑚,夜晚也不消散。 真该感谢那仙人在云端的手掌,想着滋润那路边中暑的人的喉咙。 不知大自然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独自倚着栏杆观赏个不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庭前柏树上的露水,将其比作红玉、美酒、珊瑚等,通过视觉、嗅觉的描写,展现出露水的美丽与神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象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大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柏树露水的独特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鏊

王鏊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 8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