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峡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
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
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
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
前诗尚遗略,不录久恐忘。
忆从巫庙回,中路寒泉涨。
汲归真可爱,翠碧光满盎。
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
仰见天苍苍,石室开南向。
宣尼古庙宇,丛木作帏帐。
铁楯横半空,俯瞰不计丈。
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
石窦见天囷,瓦棺悲古葬。
新滩阻风雪,村落去携杖。
亦到龙马溪,茅屋沽村酿。
玉虚悔不至,实为舟人诳。
闻道石最奇,寤寐见怪状。
峡山富奇伟,得一知几丧。
苦恨不知名,历历但想像。
今朝脱重险,楚水渺平荡。
鱼多客庖足,风顺行意王。
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巉(chán)岩:高而险的山岩。
- 平旷:平坦开阔。
- 安畅:安宁舒畅。
- 径:经过。
- 胜处:美好的地方。
- 幽寻:探寻幽深之处。
- 高绝:高远。
- 遗略:遗漏、忽略。
- 盎(àng):古代的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
- 圹(kuàng):墓穴,旷野。
- 石室:石屋。
- 帏帐:帷帐。
- 铁楯(dùn):铁栏杆。
- 石窦:石穴。
- 天囷(qūn):古代一种圆形谷仓。
- 瓦棺:古代陶制的葬具。
- 玉虚:山名。
翻译
进入峡谷喜爱那高峻的山岩,走出峡谷喜爱那平坦开阔之地。我的心平淡没有牵累,遇到环境就能安宁舒畅。东西经过千里,美好的地方屡次探访。对幽深之处的探寻永远不会厌倦,高远之处常常率先登上。前面的诗作尚有遗漏之处,不记录下来时间久了恐怕会忘记。回忆从巫庙回来,半途中寒泉上涨。汲取回来的泉水真可爱,翠绿色的波光充满了器皿。忽然惊讶于巫峡的尾部,山岩的腹部有穿通的洞穴。仰头看见苍天苍茫,石屋开着朝向南方。宣布古代的庙宇,树木丛林当作帷幔。铁栏杆横在半空中,俯瞰也无法估量其高度。古人谁构建的这一切,下面有着不可测的波浪。石穴能看见圆形的谷仓,陶制的棺材让人悲哀古老的葬礼。新滩阻挡了风雪,村落之间需要拄着拐杖前行。也到了龙马溪,茅草屋里买乡村酿成的酒。后悔没有去到玉虚山,实际上是被船夫欺骗了。听说那里的石头最奇特,日夜在心中想象那奇怪的样子。如今脱离了重重危险,楚水广阔平坦地飘荡着。鱼多使得客人厨房充足,风顺利行船心意顺畅。追念思索偶然写成诗篇,姑且帮助船夫歌唱。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苏轼游历峡谷及周边地区的所历所感。诗中既描写了峡谷的壮丽景色,如巉岩、平旷的对比,也有对沿途庙宇、洞穴、奇特岩石等景观细致的刻画,同时还记叙了行旅中的一些经历和感触。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探寻与热爱,对古老遗迹的感慨,以及遭遇欺骗的懊恼等情绪都交织其中,展示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敏锐的观察力。诗作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充分体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性格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