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州再和二首 其二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
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
特许门传籥,那知箭起莲。
相逢月上后,小语坐西偏。
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
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
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
行闻宣室召,归近御炉烟。
未用歌池上,随宜教李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真州:地名,在今江苏仪征。
- 公颜如雪柏: 雪柏 (bǎi):像雪一样洁白、历经岁月而屹立不倒的柏树,这里形容对方容颜未改、品格高尚。
- 不待年:不能长久挺立,比喻命运短暂。
- 阙旆(pèi): 阙 :指皇宫; 旆 :旗帜,“归阙旆”指代回归朝廷。
- 坐待:耐心等待。
- 门传籥(yuè): 籥 :同“钥”,“门传籥”意思是特许出入宫门,说明得到特殊恩遇。
- 箭起莲:此典故具体所指不十分明确,可能暗示某种复杂情况或意外变故 。
- 小语:小声交谈。
- 谷口:地名,汉代有隐士郑子真在谷口隐居躬耕。这里“躬耕怀谷口”表达想要像古人一样归隐躬耕的心思。
- 平泉:指平泉庄,是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别墅,以水石景观闻名。“水石羡平泉”表达对那样山水园林之景的羡慕。
- 归元亮: 元亮 :即陶渊明,字元亮,“茅屋归元亮”指像陶渊明一样回到质朴的茅屋居住。
- 霓裳:《霓裳羽衣曲》,“霓裳醉乐天”指像白居易沉醉于《霓裳羽衣曲》那样。
- 宣室召:汉文帝曾在宣室召见贾谊,这里借指被皇帝征召。
- 御炉烟:皇宫中御炉的香烟,象征接近皇帝身边,获得重用 。
- 歌池上:在池边唱歌吟诗,形容闲适的生活场景。
- 李娟:可能是一位女子,具体身份不详,这里可能指代教歌之类的生活闲事。
翻译
您的容颜如那洁白如雪的柏树,历经千年依旧未曾改变。 还笑话我如同没有根基的柳树,在风中飘摇难以长久存活。 肯不肯留下归向朝廷的旗帜,耐心等待那逆风而行的船只。 曾被特许拿着钥匙自由出入宫门,哪里能想到后来发生诸多变故。 我们在明月升起之后相逢,在西边角落轻声交谈。 回忆起我一生漂泊如在千帆之侧,再追念曾经处在高位的时光。 如今我内心向往像在谷口那样隐居躬耕,也羡慕平泉庄的水石美景。 多想如同陶渊明回到茅屋归隐,像白居易沉醉于《霓裳羽衣曲》那般闲适。 听说马上就要被皇帝征召回朝,就要靠近那皇宫御炉的香烟。 在此之前不用像在池边那样闲适地教李娟唱歌之类的琐事了 。
赏析
这首诗苏轼以丰富且精妙的笔触,展现了复杂的人生经历与内心感受。开篇将友人容颜的永恒与自己命运的飘忽做鲜明对照,感慨命运无常。诗中多次引用典故,如“门传籥”“箭起莲”“宣室召”等,增添了历史文化底蕴,也含蓄描述了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对自己流落与往昔巅峰的回忆,体现了对人生轨迹的深刻反思。“躬耕怀谷口”等句表达出苏轼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行闻宣室召”又透露出其渴望被朝廷重新启用的复杂心态。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深沉复杂,体现了苏轼诗作宽博深沉的风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