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郑风 ·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拼音

所属合集

#诗经全集

译文

穿着润泽羔皮袄,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怕牺牲为君劳。 穿着豹饰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司直当得好。 羊羔皮袄真光鲜,素丝装饰更灿烂。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杰出的人选。

注释

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濡(rú):润泽,形容羔裘柔软而有光泽。 洵(xún):信,诚然,的确。侯:美。 其:语助词。 舍命:舍弃生命。渝:改变。 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 孔武:特别勇武。孔,甚;很。 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晏:鲜艳或鲜明的样子。 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粲(càn):光耀。 彦(yàn):美士,指贤能之人。

《国风·郑风·羔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讽刺现实之作,一说是赞美正直官吏之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诗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

赏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时穿的官服。《诗经》中通过描写羔裘来刻画官员形象的诗有好几首,如《召南·羔羊》《唐风·羔裘》《桧风·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样。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如果说此诗有讽刺意味,那就是说,在诗中,礼服的高贵华丽衬托着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饰的华美同时也象征着君子高贵的人品。在作者看来,古代的卿大夫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一联系郑国当时的现实,满朝穿着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话,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说,都不称其服。这样,作者赞古讽今的作诗命意就凸现出来了。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如果当作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xún):诚然,的确。 :美。 :改变。 :甚,很。 司直:掌管正人过失的官吏。 :鲜艳。 :裘饰。 (càn):鲜明。 :杰出之士。

翻译

羔裘润泽又柔软,确实正直又美好。那个人啊,为了君命意志坚,始终不会变。 羔裘用豹皮来装饰,非常威武有力量。那个人啊,是国家的司直官,公正又正直。 羔裘多么鲜艳啊,三道豹皮装饰明晃晃。那个人啊,是国家的杰出人才。

赏析

这首诗以羔裘为喻,赞美了穿着羔裘的人。诗中通过对羔裘的描写,如“羔裘如濡,洵直且侯”“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展现了其外在的美好和威严。同时,又通过“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强调了这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才能,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重。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用羔裘的特点来映衬人的品质,富有艺术感染力。

无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