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三首
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晓妆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苑:在福建建瓯,宋时是著名的产茶之地。
- 研膏:茶名。指茶饼研碎后加膏油制成。
- 方圭圆璧:指制成方形、圆形的精美茶饼。圭(guī),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
-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常代指宴席。尊,酒器;俎,盛肉的器具。
- 香泉溅乳:指烹茶时,泉水的泡沫与茶末交融的样子。
- 金缕鹧鸪斑:形容茶盏,指有鹧鸪鸟羽毛斑纹的珍贵茶盏。
- 病酒:饮酒沉醉如病。
-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醉倒时的美好姿态。东晋名士嵇康风度极佳,醉倒时就像玉山崩塌,后人常用“醉玉颓山”来形容。
- 三峡词源:形容词人下笔如有三峡江水奔腾,文思敏捷,才情横溢。
翻译
产自北苑的研膏名茶,有方形如圭玉、圆形如璧玉的茶饼,声名远扬,震动了京城。它们不惜磨碎自身、粉身碎骨熬制成茶,这样的功绩应像开国功臣那样铭刻在凌烟阁上。在丰盛高雅的宴会上以茶代酒决胜风流,它化解春日的困倦,驱散忧愁。美人纤细的双手捧着斟好香茶的茶盏,煎茶时香泉溅起白色泡沫,茶盏上有着鹧鸪斑一样美丽的花纹。
司马相如正沉醉于酒意之中,在宴会上与贤才们饮酒赋诗。众人在灯光下扶着他,他醉倒的姿态如玉山倾倒般美好。他胸藏万卷,才华横溢,赋诗作词时,文思如三峡江水奔涌。宴会结束回来得很晚,卓文君还未入睡,两人相对,只见文君晨起的妆容已经有些凌乱。
赏析
这首词开篇极力夸赞北苑研膏茶的珍贵与声名远播,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茶的名贵。“碎身粉骨”等词赋予了茶奉献自我、功绩不凡的形象,构思新奇。接着描绘宴会场景,从茶的烹煮到美人捧茶,画面精美,充满高雅的情趣。下阕宕开一笔写司马相如,实则借此表达文人雅士宴聚时的风流文雅、才华横溢。喝酒赋诗,醉倒风流,“醉玉颓山”描绘出雅士风度。“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凸显出才人之才思敏捷、才情充沛,将文人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写到相如晚归,与未寝的卓文君相对,呈现出一种家常又温馨的画面,给词的境界添了一份深情与温暖。全词巧妙地将品茶情境、文人雅事以及情感交流融合在一起,笔调优雅,情景交融,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