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客路光阴浑草草

· 秦观
客路光阴浑草草,等闲过了元宵。村鸡啼月下林梢。鸾声惊宿鸟,霜气入重貂。 漠漠风沙千里暗,举头一望魂消。问君何事不辞劳。平生经世意,只恐负清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路:旅途。
  • :简直,全然。
  • 草草:匆匆忙忙。
  • 等闲:轻易,随便。
  • 鸾声:本指鸾鸟的叫声,这里指车行的銮铃声。
  • 重貂:厚厚的貂皮衣服。重,厚。
  • 漠漠:弥漫,密布的样子。
  • 经世意:济世的志向。
  • 清朝:清明的朝代,这里指宋朝。

翻译

旅途中的时光简直太匆匆忙忙了,轻易间就度过了元宵佳节 。山村的公鸡在月光洒照的树林梢头啼叫。出行车子的銮铃声惊醒了栖息的鸟儿,霜寒之气透入了厚厚的貂皮衣服里。

风沙弥漫,千里大地一片昏暗,抬头远望不禁让人黯然销魂。想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不辞辛劳奔波呢?大概是平生有着济世的志向,只是害怕辜负了这清明的朝代。

赏析

这首词开篇便奠定了一种时光匆匆、行色匆忙之感,“客路光阴浑草草,等闲过了元宵”,简单几句就道出了词人在旅途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间“村鸡啼月下林梢。鸾声惊宿鸟,霜气入重貂”几句,通过对山村清晨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旅途的艰辛。下阕“漠漠风沙千里暗,举头一望魂消”,视野由近及远,描绘出风沙弥漫的壮阔又压抑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惆怅。最后“问君何事不辞劳。平生经世意,只恐负清朝”,点明了不辞辛劳的原因,即有着济世报国的情怀和志向,害怕辜负这个朝代给予的机会,展现出词人矛盾的内心,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又有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很好地反映了秦观词清新自然又情感幽微的特点 。

秦观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