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 林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
拼音

所属合集

#谷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尝茶次:品尝茶水的时候。
  • 越僧灵皎:越地的僧人,灵皎是他的法号。
  • 白云峰:可能指名山,也可能是灵皎所在之地的山峰。
  • 两枪新:指茶叶嫩尖,因其形状像鸟嘴,又称“枪”。
  • 腻绿长鲜:形容茶叶颜色鲜嫩,翠绿欲滴。
  • 谷雨春:春季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茶叶生长最为茂盛。
  • 静试:安静地品茗。
  • 湖上雪:比喻茶汤纯净如雪。
  • 剡中人:剡溪(今浙江嵊州)一带的人,这里泛指远方的朋友。
  • 瓶悬金粉:形容茶香四溢,如金粉般细腻。
  • 筯点琼花:用玉筯(筷子)轻轻点茶,犹如点点琼花在杯中。
  • 清话:清谈,闲聊。
  • 搔首:形容焦急或思考的样子。
  • 松色:此处象征高洁品格,也暗示僧人的身份。

翻译

在白云峰下的茶园里,刚采下的嫩茶尖新鲜无比,春天的谷雨让它们绿得诱人。静静地品味,就像欣赏湖面上飘落的雪花,一边品尝还一边想起了远方的剡中朋友。想象那装满茶香的瓶子,仿佛能闻到你金粉般的香气;而我手中的玉筯,轻点茶花,格外珍视这瞬间的雅致。什么时候能再次与你促膝长谈,互相分享这如松般清雅的时光,我们一同举杯,共饮三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越地僧人灵皎品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谷雨时节的新茶。诗中的“湖上雪”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茶汤的清澈,而“筯点琼花”则表现了品茶过程的优雅。诗人借“愿和松色劝三巡”,表达了对友情的期待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