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翠袖疏纨扇。 凉叶催归燕。 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 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 月痕依旧庭院。 事何限。 怅望秋意晚。 离人鬓华将换。 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 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 南云应有新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袖:指代女子。
  • 纨(wán)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 伤高怀远:为登高而伤感,为思念远方的人而忧愁。
  • 月痕:指淡淡的月影。
  • 鬓华:两鬓的头发。
  • 鸾(luán)笺:色彩华丽的纸张,常指代书信。
  • 素期:真诚的期望。
  • 南云:南来的云,古诗中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 。

翻译

女子身着翠色衣袖,手中的细绢团扇已渐渐被搁置一旁。天气渐凉,树叶飘落,催促着归巢的燕子快快离去。一夜西风劲吹,又有多少人在登高之时,心中涌动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愁绪。纤细的菊花在枝头绽放,鲜嫩的花瓣四处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庭院中,那淡淡的月影依然如旧。

心中的惆怅之事如此繁多。在这浓浓的秋意里,满心怅惘地遥望着远方。离别的人啊,两鬓的头发都快要变白了。静静地回忆着远在天涯的那个人,感觉路途虽远,却比不上我这思念之情悠长。试着拿起五彩的信笺,写下内心真诚的愿望和期待。相信那南来的云朵中,应该会有新的大雁为我传来相思之人的消息。

赏析

这首《碧牡丹》是晏几道别具一格的作品,词中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秋思与离情。上阕通过“翠袖疏纨扇”“凉叶催归燕”“一夜西风”等景象,勾勒出一幅秋意萧索的画面,点明了时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也为下文抒发伤高怀远之情埋下伏笔。“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从嗅觉角度,用菊花清新的香气,反倒增添了几分冷清孤寂之感。

下阕则将感情更加直白地抒发出来。“事何限”感慨心事繁多,难以尽述。“怅望秋意晚。离人鬓华将换”直接点出在秋意中思念远方之人的惆怅,又强调了时光对人的消磨,离人年华老去,更显悲伤。“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思念之情比天涯之路还要悠长,生动地展现出感情的深沉。最后的“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南云应有新雁”则体现了主人公内心一丝美好的期望,想通过书信传达心愿,盼望着能收到思念之人的讯息,在悲伤之中又带有一丝温暖的亮色。整首词在景与情之间转换自如,情感真挚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晏几道词作一贯的深情伤感,读来令人动容。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 2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