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二首

【其一】 携玉手,喜同车,比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灵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其二】 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 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 促樽合坐行觞。主人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 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任意交属所欢,朱颜髮外形兰。 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 裳解履遗绝缨,俯仰笑喧无呈。 览持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 手形罗袖良难,腕弱不胜珠环,坐者叹息舒颜。 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 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 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 客赋既醉言归,主人称露未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妾薄命二首》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两首六言乐府诗,诗纯以叙述、描写出之,终篇未有一句评说性的议论,为人提供了一幅近于影像的逼真画面。 第一首诗写的是诗人与甄后两人白天一同携手同车,在铜雀台游玩戏耍的美妙回忆。其中携手同车,可能是两人在这段恋情生活的实录,后来在所谓十九首诗中,曾经多次出现这样的回忆:“不念携手好”,“携手同车归”,成为了后来两人共同的回忆。 曹植由备受亲宠的子臣变成了特加监管的罪人,他对当权者的淫逸腐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植奉诏入京觐见,他对权贵们花天酒地、纵情声色的生活感慨良深,在第二首中,真实地记录了他亲眼目睹的场景。这首诗精心选取典型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极中表现权贵们酒肉女色的彻夜之欢,酒具、酒菜、女饰、女舞等无不显示出主办者的地位、身份,篇末又通过客人的言辞反衬出主人的淫乐无度。曹植才气过人,雅好慷慨,常于诗中横生议论,一语点题,但这首诗纯以叙述、描写出之,终篇未有一句评说性的议论,为人提供了一幅近于影像的逼真画面,这是颇有匠心的。长时间处于“危疑禁锢”之中,曹植不能不谨小慎为,“改心回趣”,但只要人们把那些描述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拿来对读,便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诗人埋藏在权贵淫乐图背后的真正用心:他是把憎恶、愤怒的主观情感溶进了平和、冷静的客观描写中,表面上是水波不兴,实际里却是激流飞湍。这是曹植去世前几年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妾薄命:古代乐府杂曲歌辞名。“妾”是古代女子的自称,“薄命”指命运不好。

  • 携(xié):拉着,握住。

  • 云阁:高耸入云的楼阁。

  • 飞除(chú):高台阶。“除”,台阶。

  • 蹇(jiǎn)产:形容地势曲折险阻。这里形容钓台的曲折。

  • 灵沼(zhǎo):古代帝王的池塘。

  • 擢(zhuó):拔取。

  • 宓(fú)妃:传说中洛水的女神,是伏羲氏的女儿。

  • 汉女:汉水的女神。

  • 湘娥:即传说中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 西藏(cáng):向西落下隐藏。“藏”,隐藏。

  • 兰室洞房:芳香高雅的内室。“兰室”,散发香气的屋子;“洞房”,深邃的内室。

  • 步障:一种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屏幕。

  • 扶桑:神话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 促樽(zūn):靠近酒樽。“樽”,酒杯。

  • 行觞(shāng):依次敬酒。“觞”,酒杯。

  • 穴触别端:意思不太明确,可能是指在宴会上的一些特别举动或游戏。

  • 腾觚(gū)飞爵(jué):举杯快速传酒。“觚”“爵”都是古代的酒器。

  •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 髮(fā)外形兰:这里意思不太明确,大致推测可能与容颜美丽相关。 “髮”即头发。

  • 仙仙:形容舞姿轻盈美妙。

  • 绝缨(yīng):扯断冠缨。这里指宴会上不拘礼节的热闹场景。“缨”,帽带。

  • 裛(yì):通“浥”,沾湿。

  • 霍纳都梁:霍香、杜若、都梁都是香草名。

  • 鸡舌:即鸡舌香,一种香料。

  • 齐姜:春秋时齐国的贵族女子,这里借指美丽的女子。

  • 晞(xī):干。

翻译

【其一】 拉着美人的玉手,开心地同乘一辆车,一起登上高耸入云的楼阁和那高台阶。钓台曲折坐落在清虚之地,帝王的灵沼池塘多么令人欢娱。抬头看在碧绿的水波上泛着龙舟,低下头能拔取仙草的枝茎。不由想起那洛水的女神宓妃,回来后又咏叹汉水女神和湘水的娥皇女英。

【其二】 日月已经西沉隐匿,再次在芳香的内室举行聚会。华灯和步障散发着光芒,明亮得就像太阳从扶桑升起。靠近酒樽大家围坐依次敬酒。主人起身婆娑起舞,有才艺的人展示着特别的举动。举杯传酒纵横交错,大家喝酒的量相同,脸色也都差不多。随意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红颜美丽还有秀发及芬芳气质。衣袖随着礼仪和情感尽情舞动,轻盈美妙的舞姿像仙人般体态轻盈。衣裳散开鞋子脱落帽带扯断,大家俯仰欢笑喧闹毫无拘束。看着美丽佳人的容颜,一起举起金酒杯和翠玉盘。纤细的手舞动罗袖非常美妙却又透着些许娇弱,手腕柔弱似乎承受不住珍珠环饰,在座的人都不住叹息又露出欣悦容颜。拿着沾了香粉的手帕侍奉在君旁,手帕中有霍香、杜若、都梁,还有鸡舌香等多种香料混合的香气。进来的佳人如齐姜般美丽,她的深重恩情令人难以忘怀。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私人宴会,只是高歌抱怨酒杯来得太晚。客人赋诗说已经喝醉要回去,主人称露水还没有干(希望客人留下) 。

赏析

这两首诗描绘了贵族宴游生活的不同场景。

第一首诗通过描写主人公与美人同游的欢乐时光,从携手登阁、游赏园林到泛舟碧波,展现出一幅奢华惬意的游乐画面,字里行间既有对眼前美好游乐的享受,又引宓妃、汉女、湘娥等神话人物,增添了一种浪漫和梦幻色彩,暗示出主人公对美好情感的追慕。

第二首诗则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场盛大奢华的宴会,从夜晚聚会的布置灯光,到宴会上人们的饮酒、歌舞、欢笑,展现得淋漓尽致,刻画了宴会上热闹欢快、不拘小节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贵族生活的奢靡,也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在此时的情感交流。然而,诗中在欢乐场景背后似乎也隐含着一些空虚和无奈,宴会的热闹难掩背后可能存在的情感寂寥,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韵味。这两首诗都体现了曹植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通过细腻描写,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与独特的生活画卷 。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