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户部员外郎张君师允铨选
圣主当阳宁,文星冠甲科。
经纶弥宇宙,带砺誓山河。
荆楚藩屏大,番禺职贡多。
铨衡须遴选,郎署得逶迤。
夙拜天书宠,俄闻使节过。
后尘云拥骑,前队鼓鸣鼍。
五岭初消瘴,三江渐息波。
柴桑访遗逸,庐阜入吟哦。
地远云双翼,天空海一蠡。
庭闱情最切,鼎鼐味应和。
还直青绫被,重鸣白玉珂。
归来宣室夜,前席问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主:指皇帝。
- 文星:指文学才能出众的人。
- 甲科: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
- 经纶:治理国家大事。
- 带砺:比喻国家的稳固。
- 山河:指国土。
- 藩屏:指边疆的防御。
- 职贡:指各地向中央政府进贡的物品。
- 铨衡:选拔官员的制度。
- 郎署:指官员的办公地点。
- 天书:指皇帝的诏书。
- 使节:指奉命出使的官员。
- 鼓鸣鼍:鼍(tuó),古代的一种大鼓。这里指鼓声。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
- 三江:指中国南方的三条主要河流。
- 柴桑:地名,今江西九江。
- 庐阜:指庐山。
- 鼎鼐:古代的烹饪器具,比喻国家的政治。
- 青绫被:指高级官员的被褥。
- 白玉珂:指官员的玉带。
- 宣室:指皇帝的宫殿。
- 前席:指皇帝面前。
翻译
圣明的君主统治着安宁的国家,文学之星高居甲科之首。 治理国家大事,宇宙间无不弥满,国家的稳固如同山河之誓。 荆楚之地边疆防御强大,番禺之地向中央进贡的物品众多。 选拔官员的制度需要精心挑选,官员的办公地点得逶迤有致。 曾受天书之宠,不久又闻使节经过。 随后的尘土中,云集的骑兵拥护,前面的队伍鼓声震天。 五岭的瘴气初消,三江的波涛渐息。 前往柴桑寻访遗逸,庐山之中吟咏诗篇。 地远如云的双翼,天空如海的蠡测。 对家乡的思念最为深切,国家的政治应和谐如鼎鼐之味。 回归时直披青绫被,重鸣白玉珂。 归来宣室之夜,前席问君如何?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圣明君主的统治和文星的高才,描绘了国家的稳固和边疆的安宁。诗中通过“经纶弥宇宙”、“带砺誓山河”等词句,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治理的广泛。同时,通过对“五岭初消瘴”、“三江渐息波”的描写,表达了边疆的平静和国家的安定。最后,诗人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政治的期望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